
长期关注父教问题的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家庭教育首席专家孙云晓,对当下中国家庭中“影子父亲”的现象很忧心。
他告诉中国年轻人报·中青在线记者,根据哈佛大学的研究,生活下来有两个进步方向,一个是亲密性,妈妈在这方面具备天然的优势,一个是独立性,这方面爸爸具备天然的优势。这两个进步方向对孩子的健康成长缺一不可,因此,假如缺少了父教,孩子在责任感、遵纪守法、勇敢顽强等和独立性有关的品格上,更容易产生缺点。缺少了父爱,“会给孩子带来一种很紧急的伤害。这是一个如何强调都不为过的事情”。
“美国一项研究表明,美国70%以上的罪犯,都来自缺少父教的家庭。”孙云晓说,父教的重要程度这样来看一斑。
不只在人类社会,即使在动物界也是这样。孙云晓说,在南非,当年为了控制象群的数目,曾人为杀去世了不少成年公象,结果发现,当小公象失去了爸爸,就会变得非常暴力,追着白犀牛猛跑,把它们撞倒之后,一脚踩死,非常残忍。
首都医科大学教授、心理学家杨凤池教授曾指出,在孩子4岁到5岁的时候,容易出现和异性父母趋于亲密的现象。但假如男生在家庭关系中与妈妈距离过近,与爸爸距离过远,长大后性格就比较柔弱,与同性的关系容易紧张,并且对异性会丧失原则和底线。相反,假如女生跟妈妈距离过近,长大后性格可能过于刚强,而且喜欢与年龄大的或更为成熟的异性交往。
受访者的感受,也印证了上述看法。调查发现,对于父教缺位带来的后果,68.9%的受访者觉得孩子非常难培养勇敢坚定等品质,56.8%的受访者感觉孩子成年后容易遭遇情感问题,43.7%的受访者担忧孩子从小认知进步受阻,39.7%的受访者感觉孩子的体格发育容易出现障碍,还有25.0%的受访者担忧这种缺位更容易导致夫妻关系的紧张。
孙云晓特别强调,孩子的成长开弓没回头箭,是一趟单行列车,完全不可逆。假如没在孩子12岁之前与其打造起亲密的依恋关系,孩子将来的安全感和幸福感都会遭到影响。特别对于“影子父亲”来讲,“你错过了伴随孩子成长的最好时段,以后想弥补是非常困难的”。
正因这样,孙云晓呼吁,要在家庭中打造起爸爸妈妈与子女等边三角形的平衡关系。“最好的家庭教育肯定是爸爸妈妈网盟,相互支撑,就像天地阴阳一样。阴盛阳衰和阳盛阴衰都不好,幸福的孩子,更多是源于这种父教和母教都完善的家庭”。
孙云晓的看法与大多数受访者不谋而合。调查中,63.8%的受访者觉得,在家庭婴幼儿教育中,父母有哪些用途同等要紧,不可替代。除此之外,还有27.2%的受访者觉得,若是男生,父亲有哪些用途应该更大,7.0%的受访者觉得,若是女生,父亲有哪些用途应该更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