深圳一名11岁女宝宝三年来持续不规律呕吐,到多家医院做生理、心理检查均未发现异常。日前,其在港大深圳医院最后被确诊为“神经性呕吐”,而病源竟是由于看见爸爸妈妈拥抱弟弟有关。该女宝宝的主治大夫蔡飞跃开出的“药方”是要吐时就去拥抱父母,而随即就得到缓解。
心理专家表示,有不少爸爸妈妈前来咨询时谈到的都是孩子的个人异常问题,但却没意识到根源是家庭亲子互动和情感交流,这也亟需父母引起看重。
据介绍,11岁的深圳女生小青从三年前开始呕吐。“每次都吐得天翻地覆的,有时连胆汁都吐出来了。”在小青的妈妈看来,女儿的呕吐几乎没规律和征兆,空肚和饭后都会吐,短则几分钟,长则几个小时;有时一个月呕吐几次,有时几个月也不见发作。
蔡飞跃告诉记者,依据女宝宝妈妈拿来的各种病例治疗,发现其因此住院三次,做过胃镜、核磁共振等各类检查均未发现身体有肿块等异常状况。而小青也曾被建议看儿科心理大夫,但各种心理评估情况好。
“在与孩子对话时,发现她对反酸、呕吐等专业名词很知道,回答问题非常有筹备。她因为呕吐常常被爸爸妈妈带去看大夫,所以习惯了和大夫交际,防御性保护心理非常强。”蔡飞跃告诉记者。
蔡飞跃聊天式地和小青及其妈妈知道病情。当蔡飞跃提到自己由于曾被爸爸携带捡狗屎在田里施肥,以至看到狗屎就想吐时,小青忽然冲口而出:“我看到大便不会吐,看到母亲父亲抱弟弟时才会。”
在打高兴扉后,小青哭着说,父亲每次回家只抱弟弟不抱她,她在学校被同学欺负了,也不敢告诉父母,只能躲在卫生间哭,母亲骂她的次数比骂弟弟多不少。
小青的妈妈听后很难过,“生了儿子后,我一直提醒自己不可以偏心,不可以忽略女儿。没想到我的女儿这样敏锐,这样脆弱,她的内心是这样渴望父母的拥抱!”
“病人体重没有明显降低,身体发育无异常,无需药物治疗。”蔡飞跃为其开了一些保护胃和保持电解质平衡的药物,以预防小青吐太多影响身体健康。他还教小青感觉要吐时立刻走到母亲或父亲、奶奶身边让他们拥抱自己。
小青再来复诊时,妈妈表示回家后的一周内,女儿没再吐而且还很高兴。蔡飞跃还给小青的爸爸妈妈开出了“药方”,“父亲回家后先抱姐姐再抱弟弟;给弟弟买礼物,必须要给姐姐也买一份;不要随便斥责女儿,与孩子们多一些交流;多关注孩子的心灵”。蔡飞跃称,“神经性呕吐”常与精神紧张、内心冲突有关。
专家说少年心理辅导中心,问题青少年心理辅导学校
伴随“全方位二孩”政策的放开,父母不要将需不需要弟、妹的问题抛给大宝,孩子没阅历也没能力做出重大的决定。而是应该比较淡然,多往积极方面引导,和他们讨论多个伴是开心的,并非要把给他们的爱夺走。——北京时间